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3年4月唐山市2023届高三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卷及答案(word精校)

2023年4月唐山市2023届高三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卷及答案(word精校),以下展示关于2023年4月唐山市2023届高三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卷及答案(word精校)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3年4月唐山市2023届高三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卷及答案(word精校)

1、唐山市2023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历     史注意事项:2023.04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史前文化具有土著性特点,如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而河姆渡文

2、化以稻为主要栽培作物,养蚕缫丝技术较为先进。这主要是由于A.生活饮食习惯的迥异                     B.生产技术水平的不同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D.历史发展程度的区别2.西汉自元帝以后最高统治权力经常被控制于宦官和外戚手中。而伴随土地兼并导致土地集中,其结果是大地主必然要求政治上分割皇权。而外戚和宦官正是这部分要求分割皇权势力的政治代表

3、。据此可知,西汉皇权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软弱无能                            B.多种势力争夺所致C.宦官外戚专权                            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3.科举制从隋朝创立,直至1905年废除,这期间统治者都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这反映A.学优

4、则仕的儒家文化利于巩固统治B.儒学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C.科举制的不断发展助推社会公平化D.科举制的推行使统治基础不断扩大4.元朝时期,蒙古人取名时,采用了汉人的字、号,道德观念上接受了汉人的习俗;汉人也接受蒙古文化影响,学习掌握蒙古语言文字,使用蒙古名字。这反映出A.蒙古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B.政府接受汉族文化C.汉人完全接受元朝统治                 &nb

5、sp;  D.民族交融程度加深高三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5.王安石在鄞县的调查,有百亩之田的农户日子仍然艰辛;清初尚未做官的唐甄自述有田四十亩,租佃经营,生活仍然拮据。对这些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地主剥削严酷                           B.国家赋税沉重C.农耕技术落后                        

6、;     D.土地产量较低6.慈禧曾支持洋务运动,但在预备立宪阶段面对政治变革时,却左右摇摆,采取拖延战术,导致新政以失败而告终。慈禧的态度主要是基于A.时局不断变化                           B.西方国家态度C.维护封建统治                            

7、 D.个人利益喜好7.表1是小唐同学在研究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时,搜集的相关材料据表1可知A.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B.近代中国民族意识逐渐觉醒C.严复观点利于民族工业发展                 D.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深8.黄埔学生军参加了棉湖之战并取得胜利,廖仲恺在召集学生军全体官兵大会上讲到:“我们的军不过接受了四个月的训练而能取得此成绩,可与黄花岗烈士媲美”。这体现出黄

8、埔军校A.为国民胜利奠基                       B.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C.使国民潜伏危机                       D.推动国民的发展9.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坚持抗战的中国派干部到东北地区组织抗日游击队;派周恩来到西安参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洛川会议上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此后开辟敌后战场。这些事件表明A.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

9、主要矛盾B.中国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C.中国重心发生转移D.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取得明显成效高三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10.A.美苏争霸决定中国外交政策                   B.中国与美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国际环境变化影响中国外交                   D.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改变1 1 .图3所述信息中,导致1985-2020年粮食平均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B.城市建设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缺乏C.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D.生产经营方式未能适应社会发展12.论

20.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这段话体现的主张是A.自由、平等联邦共和B.天赋人权平等、理性C.自由、平等主权在民D.天赋人权联邦共和

1、唐山市2023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历     史注意事项:2023.04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史前文化具有土著性特点,如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而河姆渡文

2、化以稻为主要栽培作物,养蚕缫丝技术较为先进。这主要是由于A.生活饮食习惯的迥异                     B.生产技术水平的不同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D.历史发展程度的区别2.西汉自元帝以后最高统治权力经常被控制于宦官和外戚手中。而伴随土地兼并导致土地集中,其结果是大地主必然要求政治上分割皇权。而外戚和宦官正是这部分要求分割皇权势力的政治代表

3、。据此可知,西汉皇权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软弱无能                            B.多种势力争夺所致C.宦官外戚专权                            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3.科举制从隋朝创立,直至1905年废除,这期间统治者都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这反映A.学优

4、则仕的儒家文化利于巩固统治B.儒学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C.科举制的不断发展助推社会公平化D.科举制的推行使统治基础不断扩大4.元朝时期,蒙古人取名时,采用了汉人的字、号,道德观念上接受了汉人的习俗;汉人也接受蒙古文化影响,学习掌握蒙古语言文字,使用蒙古名字。这反映出A.蒙古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B.政府接受汉族文化C.汉人完全接受元朝统治                 &nb

5、sp;  D.民族交融程度加深高三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5.王安石在鄞县的调查,有百亩之田的农户日子仍然艰辛;清初尚未做官的唐甄自述有田四十亩,租佃经营,生活仍然拮据。对这些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地主剥削严酷                           B.国家赋税沉重C.农耕技术落后                        

6、;     D.土地产量较低6.慈禧曾支持洋务运动,但在预备立宪阶段面对政治变革时,却左右摇摆,采取拖延战术,导致新政以失败而告终。慈禧的态度主要是基于A.时局不断变化                           B.西方国家态度C.维护封建统治                            

7、 D.个人利益喜好7.表1是小唐同学在研究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时,搜集的相关材料据表1可知A.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B.近代中国民族意识逐渐觉醒C.严复观点利于民族工业发展                 D.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深8.黄埔学生军参加了棉湖之战并取得胜利,廖仲恺在召集学生军全体官兵大会上讲到:“我们的军不过接受了四个月的训练而能取得此成绩,可与黄花岗烈士媲美”。这体现出黄

8、埔军校A.为国民胜利奠基                       B.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C.使国民潜伏危机                       D.推动国民的发展9.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坚持抗战的中国派干部到东北地区组织抗日游击队;派周恩来到西安参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洛川会议上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此后开辟敌后战场。这些事件表明A.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

9、主要矛盾B.中国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C.中国重心发生转移D.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取得明显成效高三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10.A.美苏争霸决定中国外交政策                   B.中国与美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国际环境变化影响中国外交                   D.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改变1 1 .图3所述信息中,导致1985-2020年粮食平均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B.城市建设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缺乏C.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D.生产经营方式未能适应社会发展12.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1828.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