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以下展示关于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

1、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夏朝的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商朝的疆土东至海滨,西达今陕西,北至今河北,南至今湖北,比夏大了许多;西周的疆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至长江,是三代最大的。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B. 民族认同的重要性C. 西周王朝完成了国家统一D. 华夏族形成的过程2. 探究秦朝短命而亡是历代的热点话题。以下是不同时代文人的观点。影响以下历史认识的主导因素是()作者观点出处贾谊(前200前168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2、也”过秦论杜牧(803852年)“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苏轼(10371101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召怨天下”上神宗皇帝书A. 思想认同B. 史料来源C. 研究视角D. 主观动机3. 南朝画家张僧繇善画佛道人物,如图是其作品(梁令瓒临摹),画面凹凸,有立体感,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这反映了当时()A. 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汇B. 以形写神的理论开始形成C. 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D. 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4. 明代,王阳明的弟子王艮常常“驾一小蒲车,二仆自随”,以社会为讲坛,以下

3、层民众为宣讲对象,到处讲学传道。这反映出当时A. 儒学趋于平民化的发展趋向B. 程朱理学丧失正统地位C. 儒学成为社会转型的推动力D. 儒家学者关注百姓生计5. 康熙帝统治时期,曾一度开放海禁,清朝出现了“西洋来市,东洋往市,南洋互市”的局面。然而,康熙晚年却再次“锁国”。其主要原因是()A. 日本倭寇的杀戮B. 郑氏的割据C. 西方殖民的骚扰D. 沙俄割地的战争6. 天津自1860年开放为通商口岸后,就成了一个贸易的集散地,近代工业、商业发展迅速,进一步开始了军事近代化,并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天津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 列强的侵华战争B.

4、洋务运动的开展C. 思想解放的影响D. 交通运输的进步7.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官制,逐渐以“公务员”代替“官吏”,并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恤金条例公务员恤金条例施行细则等法规。由此可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A. 退休公务员颇受敬重B. 文官制度已初具体系C. 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D. 法治建设的成就突出8. 江西这片红色土地拥有“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的美誉,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 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B. 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C. 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5、、中央根据地形成D. 湘赣边秋收起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9. 1950年11月,中财委确定“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带投资性建设)第三”的财政工作方针。1952年6月,全国财政会议确定国家财政预算要把经济恢复和建设投资摆到首要地位。这一变化反映了()A.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 国民经济全面恢复C. 计划经济体制正式确立D. 国家中心工作发生转移10. 1956年9月,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肯定“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而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作为补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A. 反映出中国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大幕B.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C. 是在理论上突破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尝试D. 旨在纠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极左思潮11. 它在阿拉伯语里,被称为“钉头文字”,多为图像符号,公元前500年左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推动了研究中东古代史的学科亚述学的发展。这种“图像符号”是()A. 象形文字B. 印章文字C. 楔形文字D. 玛雅文字12. 欧洲古代有这样一位思想家,他一生没有什么像样的著作,后人对他的了解,大多是从他与弟子的对话中知晓的,他的经典哲学思想被自己的弟子记录下来,汇成著作。这位思想家是()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修昔

(2)细胞膜中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小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小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运输方式可用图1中的(填字母)表示。

1、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6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夏朝的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商朝的疆土东至海滨,西达今陕西,北至今河北,南至今湖北,比夏大了许多;西周的疆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至长江,是三代最大的。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B. 民族认同的重要性C. 西周王朝完成了国家统一D. 华夏族形成的过程2. 探究秦朝短命而亡是历代的热点话题。以下是不同时代文人的观点。影响以下历史认识的主导因素是()作者观点出处贾谊(前200前168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2、也”过秦论杜牧(803852年)“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苏轼(10371101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召怨天下”上神宗皇帝书A. 思想认同B. 史料来源C. 研究视角D. 主观动机3. 南朝画家张僧繇善画佛道人物,如图是其作品(梁令瓒临摹),画面凹凸,有立体感,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这反映了当时()A. 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汇B. 以形写神的理论开始形成C. 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D. 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4. 明代,王阳明的弟子王艮常常“驾一小蒲车,二仆自随”,以社会为讲坛,以下

3、层民众为宣讲对象,到处讲学传道。这反映出当时A. 儒学趋于平民化的发展趋向B. 程朱理学丧失正统地位C. 儒学成为社会转型的推动力D. 儒家学者关注百姓生计5. 康熙帝统治时期,曾一度开放海禁,清朝出现了“西洋来市,东洋往市,南洋互市”的局面。然而,康熙晚年却再次“锁国”。其主要原因是()A. 日本倭寇的杀戮B. 郑氏的割据C. 西方殖民的骚扰D. 沙俄割地的战争6. 天津自1860年开放为通商口岸后,就成了一个贸易的集散地,近代工业、商业发展迅速,进一步开始了军事近代化,并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天津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 列强的侵华战争B.

4、洋务运动的开展C. 思想解放的影响D. 交通运输的进步7.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官制,逐渐以“公务员”代替“官吏”,并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恤金条例公务员恤金条例施行细则等法规。由此可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A. 退休公务员颇受敬重B. 文官制度已初具体系C. 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D. 法治建设的成就突出8. 江西这片红色土地拥有“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的美誉,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 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B. 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C. 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5、、中央根据地形成D. 湘赣边秋收起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9. 1950年11月,中财委确定“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带投资性建设)第三”的财政工作方针。1952年6月,全国财政会议确定国家财政预算要把经济恢复和建设投资摆到首要地位。这一变化反映了()A.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 国民经济全面恢复C. 计划经济体制正式确立D. 国家中心工作发生转移10. 1956年9月,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肯定“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而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作为补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A. 反映出中国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大幕B.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C. 是在理论上突破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尝试D. 旨在纠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极左思潮11. 它在阿拉伯语里,被称为“钉头文字”,多为图像符号,公元前500年左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推动了研究中东古代史的学科亚述学的发展。这种“图像符号”是()A. 象形文字B. 印章文字C. 楔形文字D. 玛雅文字12. 欧洲古代有这样一位思想家,他一生没有什么像样的著作,后人对他的了解,大多是从他与弟子的对话中知晓的,他的经典哲学思想被自己的弟子记录下来,汇成著作。这位思想家是()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修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52217.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