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统编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酬和类古代诗歌阅读分类练习题汇编(解析)

统编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酬和类古代诗歌阅读分类练习题汇编(解析),以下展示关于统编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酬和类古代诗歌阅读分类练习题汇编(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统编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酬和类古代诗歌阅读分类练习题汇编(解析)

1、统编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酬和类古代诗歌阅读分类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注】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

2、近明白、通俗易懂。2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仲蒙夜坐文同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注】题中“和”,读h,指唱和,和答。仲蒙是诗人的友人。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断雁”“尘劳”等词写出孤雁哀号、尘世烦劳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孤寂困苦的沉重心情。B颔联对仗工整,视听结合,描写了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阴云密布,大雪将至的景象。C“灯花”指灯芯燃烬所结成的花状

3、物,“砚冰已合灯花老”说明诗人夜深难眠,读书时间之长。D这首酬和诗结构严谨,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4黎靖在人生之贵中提到“人以正为贵,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学以精为贵,情以挚为贵”,在这首诗中,能看到哪些可贵之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词白居易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和乐天春词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诗开头写地点“妆楼”,暗示是青年女子,第二句点出女子神态,正面写出其愁绪。B“思量何事不回

4、头”一句给全诗带来神秘感,“思量何事”“为何不回头”,令人回味无穷。C刘诗“宜面”意为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有匀称和谐之美,说明女子装扮认真、讲究。D刘诗后两句尤为生动,女子开心地数着花朵,沉醉于春光,连蜻蜓飞上头也没有察觉。6有人认为刘诗比白诗“更为婉曲动人,别出蹊径”。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

5、来波浪翻屋。【注】建康:今南京。致道:史正志,字致道,时为建康府兼建康行官留守。喷霜竹:指吹箫。安石:即谢安,字安石,早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年位高遭忌被疏。宝镜: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遂不能再得。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解”是形容愁苦极多,所谓“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类似戏谑之笔。B上阕四、五两句,通过反问,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感叹曾经的虎踞龙盘之地,而今却缺少如龙似虎的人才,只留下让人不禁悲凉的景象。C上阕“柳外”五句,写形写声,层次井然,以悲景衬悲情;下阕最后两句,都是虚笔,遥想明朝长江卷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似在暗指南宋危机重重。D辛氏此词乃吊古伤今的典型之作。写景时,感情极其饱满浓郁:抒情时,笔调极为深沉悲凉、全诗设置了三个问句,强化了情感,也深化了主旨。8辛弃疾好用典故,此词可为明证,诗中典故有哪些?如何借此表现主旨?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再次韵寄子由黄庭坚想见苏耽携手仙,青山桑柘冒寒烟。骐驎堕地思千里,虎豹憎人上九天。风雨极知鸡自晓,雪霜宁与菌争年。何时确论倾樽酒,医得儒生自圣颠。【注】苏耽:汉代末期人,据传在马岭山得道成仙。骐驎(ln):良马、千里马,比喻贤人志士

4.阅读下面的图文,根据要求完成题目。(4分)赣南脐橙、柞水木耳、五常大米……这些耳熟能详的土特产,如今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就是地理名称加上商品名称,强调的是产品的原产地。”法律工作者告诉记者,“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地理标志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后,只要满足特定的条件,谁都可以申请使用,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地理标志是与‘三农'联系极为密切的知识产权标识。”我国地方名优特产数不胜数,地理标志打响了特色产品的品牌。很多地理标志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成为市场的“通行证”,展现了良好的竞争力。蓬勃发展的地理标志产品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个)2482注册为集体、证明商标(件)16381核准使用的时长主体(家)14315图!地理标志使用情况统计(截止2021年8月底)当地玫府配套保护投入(亿元元)81.1.2地理标志产品产业产值(亿元)40涉及地理标志产业产值(亿元)210图2投入资金与相关产业的产值(2019年以来)

1、统编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酬和类古代诗歌阅读分类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注】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

2、近明白、通俗易懂。2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仲蒙夜坐文同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注】题中“和”,读h,指唱和,和答。仲蒙是诗人的友人。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断雁”“尘劳”等词写出孤雁哀号、尘世烦劳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孤寂困苦的沉重心情。B颔联对仗工整,视听结合,描写了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阴云密布,大雪将至的景象。C“灯花”指灯芯燃烬所结成的花状

3、物,“砚冰已合灯花老”说明诗人夜深难眠,读书时间之长。D这首酬和诗结构严谨,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4黎靖在人生之贵中提到“人以正为贵,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学以精为贵,情以挚为贵”,在这首诗中,能看到哪些可贵之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词白居易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和乐天春词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诗开头写地点“妆楼”,暗示是青年女子,第二句点出女子神态,正面写出其愁绪。B“思量何事不回

4、头”一句给全诗带来神秘感,“思量何事”“为何不回头”,令人回味无穷。C刘诗“宜面”意为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有匀称和谐之美,说明女子装扮认真、讲究。D刘诗后两句尤为生动,女子开心地数着花朵,沉醉于春光,连蜻蜓飞上头也没有察觉。6有人认为刘诗比白诗“更为婉曲动人,别出蹊径”。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

5、来波浪翻屋。【注】建康:今南京。致道:史正志,字致道,时为建康府兼建康行官留守。喷霜竹:指吹箫。安石:即谢安,字安石,早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年位高遭忌被疏。宝镜: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遂不能再得。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解”是形容愁苦极多,所谓“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类似戏谑之笔。B上阕四、五两句,通过反问,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感叹曾经的虎踞龙盘之地,而今却缺少如龙似虎的人才,只留下让人不禁悲凉的景象。C上阕“柳外”五句,写形写声,层次井然,以悲景衬悲情;下阕最后两句,都是虚笔,遥想明朝长江卷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似在暗指南宋危机重重。D辛氏此词乃吊古伤今的典型之作。写景时,感情极其饱满浓郁:抒情时,笔调极为深沉悲凉、全诗设置了三个问句,强化了情感,也深化了主旨。8辛弃疾好用典故,此词可为明证,诗中典故有哪些?如何借此表现主旨?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再次韵寄子由黄庭坚想见苏耽携手仙,青山桑柘冒寒烟。骐驎堕地思千里,虎豹憎人上九天。风雨极知鸡自晓,雪霜宁与菌争年。何时确论倾樽酒,医得儒生自圣颠。【注】苏耽:汉代末期人,据传在马岭山得道成仙。骐驎(ln):良马、千里马,比喻贤人志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52855.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