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知识模块 > 历史

江西省2024届七年级第三次阶段适应性评估 R-PGZX A-JX历史

[db:作者] 历史 2023-12-14 17:55:56 0

江西省2024届七年级第三次阶段适应性评估 R-PGZX A-JX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答案汇总网收集并整理关于江西省2024届七年级第三次阶段适应性评估 R-PGZX A-JX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江西省2024届七年级第三次阶段适应性评估 R-PGZX A-JX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C.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D.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12.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

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这是极富哲理的判断

C.《秋水》写了河神小却自以为大,海神大却自以为小,说明了事物认知的相对性,批驳了河神在自满后不能自我反省,反而沾沾自喜

D.《秋水》里的寓言是庄子虚构的,宣扬了庄子的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

文中的河伯被设为庄子思想的对立面,北海若则是庄子自己的化身

1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又名《南华经》,全书的思想结构: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修身上力求性命双修

B.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

他一生贫困,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精神自由

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

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

D.在古代家和国是有区别的,家指诸侯下面分的大夫建立的地;国指天子分封的诸侯建立的地

而当时周天子统治的整个“天下”被称为“邦”

随着汉语的发展,在“兴国安邦”中“邦”和“国”已是同义词,都是“国家”的意思了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分)▲(2)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一16题

菩萨蛮①王安石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①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罢相后隐居在江宁半山时创作的

②月偃:即偃月,半弦月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前两句交代了王安石隐居时的生活环境和身份

由此可知,面对宦海沉浮,王安石采取了安然自适的态度

B.上片后两句写词人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不仅有对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也有壮志未酬的忧愁

高二语文学科试题第1页(共10页)

江西省2024届七年级第三次阶段适应性评估 R-PGZX A-JX历史

5.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古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其文明鼎盛时期是在B.苏美尔人统治时期A.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孔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16.南宋时期,“说话人”口头创作的“说话”技艺在一些城市盛行,主要分为“小说”和“进由”两类。前者是以市民本身或市民所熟悉的人物为主角的短篇故事;后者是以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英雄好汉等为主角的长篇故事。这反映出当时A.文化的世俗化色彩明显B.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嬗变C.市民文化淡化等级观念D.市民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zsmk/ls/166223.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

答案汇总网

http://www.xbuxx.com/

统计代码 | 冀ICP备19020861号-3

Powered By 答案汇总网 试卷答案汇总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答案汇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