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知识模块 > 历史

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调研卷·(二)2历史

[db:作者] 历史 2024-01-31 04:09:31 0

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调研卷·(二)2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答案汇总网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调研卷·(二)2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调研卷·(二)2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调研卷·(二)2历史

分)料材料一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的旅游业取得了相当发展。据统计分析,1897年,中国入境的外国人次为4079人次,1913年增长为31779人次,至1928年,又增长为62797人次;1879年,出境外国人数不足3000人,到1928年,则增长为56134人次,国际旅游市场规模和同期的美国大致相当。1879年,在国内乘船流动的中国人仅为29009人次,到1928年时,达到了7654763人次。20世纪20年代后,铁路的客流量开始大规模增长。随着交往的扩大,英、美、日等国率先在华开办旅行机构。1923年,银行家陈光甫因感旅游业完全由外国人操纵,遂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国外部设立旅行部,创立了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摘编自方旭红《旅游与清末民国时期城市发展——以苏州为例》红色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包括开发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而且各类开发价值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无论是何地何时何种情况的开发,实现的价值都是多方面的,而且针对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政府,企业等开发主体来说,开发的总目标是更好地全面实现开发价值。对于学习和观览人群而言更多关注的是文化,教育和旅游的意义和价值。对于革命老区的村民群众而言,更多注重的是文化传承及经济价值。摘编自李有刚《论红色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的时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民国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开发红色旅游的意义。(6分)

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调研卷·(二)2历史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近代中国股票市场由两个相对独立的股票市场组成:一个是外国列强管控的外商股票市场;一个是中国政府管控的华商股票市场。外商股票市场是中国最早的股票市场,由外匡人创办,发行的也是外国企业的股票,其发展较为成熟,对华商股票市场的产生发展具有示范、激励作用;但华商股票市场与外商股票市场又具有明显酌竞争关系,当资金流向华商股市时,外商股市就下跌,而资金涌向外商股市耐,华商股市就下跌,两个市场呈现出典型的跷跷板效应。—摘编自成九雁、朱武祥《中国近代股市监管的兴起与演变:1873—1949年》材料二从制度的角度看,近代华商股票市场除具有外国股票市场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某些中国特点近代华商股市官利制度就是典型例证。西方股份制企业的股息要视利润多少而定,利润多则股息厚,没有利润就不付股息。而近代中国华商股票中的官利是一种固定利息,企业有无利润,官利都要给付,企业若有利润,投资者还可以获得红利。尽管1914年《公司律》明确规定企业没有利润,不得移本付息。然而,事实上,企业为了争取投资者,还是不得不照付官利。官利延续于整个近代,只是后来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而已。——摘编自朱海城《近代华商股票市场制度与实践:1872—193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股票市场格局所折射的时代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近代华商股票市场的官利制度。(6分)

11.1802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责成厂方为儿童开设识字班;1833年,英国政府《工厂法》对儿童的劳动时间进行限制,之后又强制工厂提供工厂教育;1870年,英国通过了初等教育法。这些举措旨在A.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B.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C.改善童工的工作环境D.为民主政治发展奠定基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zsmk/ls/184668.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