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北京房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db:作者] 文档 2025-02-11 18:01:04 0

《北京房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pdf》,以下展示关于《北京房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pdf》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房山区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调研(二)高一历史 本试卷共 12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 本部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玉璋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礼器,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陕西、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东等地都有发现。以下是不同遗址出土的玉璋及细节特写图片,由此可以推断 石峁遗址 二里头遗址 三星堆遗址 A.远古人类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礼乐制度的诞生 D.各地

2、文化的交流 2.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材料反映了 A.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完全确立 B.变法图强推动了社会转型 C.周朝传统政治秩序走向瓦解 D.兼并战争使国家完成统一 3.汉朝宫廷“鼓吹”按使用场合分为两类:一是殿廷鼓吹,用于宴享与典仪,招待外邦君主,确认君臣关系;二是卤簿鼓吹,用于出行车驾仪仗,“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据此可知汉朝宫廷“鼓吹”A.兴起于“文景之治”时期 B.体现分封诸侯的重要仪式 C.标志着儒学成为主流意识 D.成为专制皇权独尊的象征 高一历

3、史第 1页(共 12页)4.阅读下图,对其解释准确的是 A.“华夏认同观念”开始产生 B.内迁各民族维持了北方稳定 C.南多北少的人口格局已形成 D.民族交融过程中孕育着统一 5.下表是汉朝至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交流的相关史实。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外交流 时期 外国输入中国 中国输往外国 汉朝 印度的香料、中亚的芝麻、西亚的黄瓜等 丝绸、漆器、铁器经由西域传入安息、罗马等地 魏晋南北朝 埃及的玻璃、波斯的雕塑和金银器等 养蚕和丝织技术传入波斯、拜占庭等地 唐朝 印度制糖法、波斯的缝合木船法等 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典章制度传到新罗和日本 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最远已到达非洲东海岸 扩大中华文化的影

4、响力 形成了全球性贸易网络 A.B.C.D.6.宋朝地方行政体制实行州(府、军、监)县二级制(如右表所示)。在州、府、军、监之上有中央的派出机构“路”,对地方辖区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上述措施 高一历史第 2页(共 12页)宋朝地方机构设置 路 安抚使 帅司 转运使 漕司 提点刑狱 宪司 提举常平 仓司 府、州、军、监 知州、知府 通判 县 知县、县令 D.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C.分化地方事权强化中央集权分化地方事权强化中央集权 B.旨在解决宰相权力过大问题旨在解决宰相权力过大问题 A.容易造成边防武将专权割据容易造成边防武将专权割

5、据 7.1127 年,金朝灭北宋,疆域扩大至中原地区。1135 年,金熙宗即位后,以唐宋制度为依据推行汉官制度,但遭到诸多女真大贵族的激烈反对,新的汉官之制直到海陵王正隆元年(1156年)才最终完成。材料表明 制度的变革过程艰难 “大定之治”的基础已奠定“猛安谋克”被废除 女真族与汉族间的交融加强 A.B.C.D.8.观察以下两幅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隋朝时期南方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北方 B.元朝的海运航线已经取代了陆上运河 C.运河缓解了经济政治中心分离的矛盾 D.隋朝和元朝因修建运河耗费人财而亡 9.以下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与相关论述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著作 相关论述 A 伤寒杂病论 博采众

6、方,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B 齐民要术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C 梦溪笔谈 总结了宋朝以前的数学知识,作者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 3.14159263.1415927之间 D 天工开物 内容丰富、范围广泛,记载了许多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技术,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高一历史第 3页(共 12页)0.以下是中国古代四位思想家的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克已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A.B.C.D.1.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恩格斯称“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上述反侵略斗争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2.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其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59067.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