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x》,以下展示关于《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14 页。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并将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阅读(72 分)(一)阅读 I(本题共 5 小
2、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中国古代小说长于叙事,通常依傍于史书,并借鉴诗画的艺术经验,因而小说叙事理论长期借镜于史论、诗论以及画论。具体表现是,惯常以长于叙事的“史”为镜像加以阐释,形成“拟史批评”传统。所谓“拟史批评”,即运用史传视角看待小说的叙事之道和行文方式,或将某部小说比作史部经典史记,或称赏小说叙事中的春秋笔法、实录精神,或赞美某些小说笔法胜过史传的叙事效果,等等。同时,传统诗论、画论中固有的重直觉、重感悟等思维方式,以及意象化、即兴式批评方式,被推广到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尤其是小说评点理论多针对具体小说文本有感即发,且采取“寓目即评”方式,注重发掘小说文本的意
3、蕴与兴味。自古以来,小说与史书之间剪不断理还乱,关联复杂,二者之辨乃中国小说理论上的一桩公案。在小说评点中,自南宋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开始,就各已注重小说叙事与史书叙事的辨析。如他评点“桓公卧语”一则关于桓温时而“卧语”、时而“屈起”段叙事文字曰:“此等较有俯仰,大胜史笔。”指出子虚乌有的“小说家言”大胜“史笔”,这是对小说笔势顿挫、跌宕有致叙事的肯定。到了明代,随着小说的广泛刊印和传播,各种专论、序跋、评点等批评形式纷纷出现,依傍史书叙事问题被提上日程。其中,李卓吾焚书杂记在继承司马迁“发愤著书”传统基础上,强调水浒传的创作是“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作为现存较早的较完整的章回小说评点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73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