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晋城市2025年高三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db:作者] 文档 2025-05-08 22:06:36 0

《晋城市2025年高三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晋城市2025年高三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试卷类型:A卷 2025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历 史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分钟。2025.05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项符合题目要求。1.图 1为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民居建筑演进剖面图。这一演进实质上反映出我国北方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政治中心的迁徙 C.社会生产的发展 D.部落人口的增长 2.汉书记载:“(汉)惠帝拱己,高后(刘邦之妻)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汉武帝晚年下诏表示:“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这一时期 A.外戚干政逐渐常态化 B.黄老之术未真正推行 C.儒家和法家持续争鸣 D.统治思想有民本倾向 3.唐代在包含“西山诸羌”在

3、内的巴蜀之地设置了数以百计的羁縻府州,并将当地羌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的男子征募为兵,当地少数民族士兵数量维持在 3 万到 6万之间。这些做法 A.造成了外重内轻局面 B.拓展了西部疆域范围 C.推动了改土归流进程 D.维护了巴蜀统治秩序【高三历史 第 1页(共 6页)】4.元太宗窝阔台九年(1237 年)八月,下诏命断事官术忽德与山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历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但不以失文义为中选。其中选者,复(免除)其赋役”。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 A.学习儒学治国思想 B.巩固蒙古政权统治 C.完善人才选拔制度 D.推动蒙古汉化进程 5.清代前期,河

4、北地区的“河间行货之商,皆贩缯,贩粟,贩盐、铁、木植之人。贩缯者,至自南京、苏州、临清;贩粟者至自卫辉、磁州,并天津沿河一带间以年之丰歉,或籴之使来或粜之使去,皆辇致之;贩铁者农器居多,至自临清、泊头,皆驾小车而来”。据此可知,清代前期河间地区 A.长途贩运主导贸易 B.抑商政策较为松弛 C.农产品商品化普遍 D.区域贸易网络形成 6.19 世纪 40 年代末,晋商在汉口等南方市镇纷纷开设票号(分号)。账簿显示,这些远在南方的分号当时白银收支平衡,具有较高的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其汇兑规模甚至高于京城分号。十余年后,部分票号受邀持续参与清廷的财政体制运转。由此可推知,晚清晋商票号 A.成功抵御西方

5、经济侵略 B.遭到封建政府巧取豪夺 C.发挥一定经济维稳功能 D.以报效国家为根本宗旨 7.武昌起义爆发后,一些在华外国人曾著书或撰文阐述他们对这场革命的看法(部分看法如表 1 所示)。这些看法 表 1 提出者 看法 美国某传教士 汉人已被满人统治 200 多年,现在人们坚决地努力推翻这种不得人心的统治或是将帝国变成一个像美国一样的伟大共和国 法国某旅华教授 清朝统治制.度落后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王朝中最.无能的一个,统治者唯一的目标是向人民勒索金钱 英国某记者 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人们确信清政府已经是无可救药了,爱国主义已经占据了每个学生的灵魂,甚至连乡下的农民也都满腔爱国热情 A.

6、从列强的角度表达了支持革命的立场 B.从政治的角度揭示了革命爆发的缘由 C.从文化的角度肯定了民主观念的传播 D.从经济的角度洞悉了清廷覆亡的根源 8.20 世纪 20 年代,毛泽东撰文指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进行革命,“最大的对象是乡村宗法封建阶级(地主阶级)”,他们是“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要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必须先发动“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毛泽东在此强调 A.农民是革命成功的重要力量 B.工农武装割据的紧迫性 C.无产阶级应当领导革命斗争 D.开展土地革命巩固政权【高三历史 第 2页(共 6页)】9.文艺突击是 1938 年创刊于延安的文艺类刊物。表 2所示为文艺突击中的文章摘录。这些文章的发表意在 表 2 文章 主要内容 战斗着 颂扬了负伤仍不下火线的八路军指挥员 钢盔的新内容 揭露了日军劫掠乡村的罪行 马辉 刻画了一名乐于奉献、不畏牺牲的“牺盟会”会员 文化人在战斗着 介绍了战地文化工作进展 给职工大队的兄弟姊妹们 歌咏了工人阶级的团结与力量 A.记录战争史实 B.丰富文艺生活 C.凝聚抗战力量 D.宣传党的政策 1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74040.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