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db:作者] 文档 2025-07-10 02:01:12 0

《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中 物20242025学年高二期末(下)测试 历 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44J彝噩就幽苫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墨子认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2、”,主张“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鞘匏、陶冶、梓匠,使各 从事其所能”。墨子思想依托的时代背景是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B.社会生产力发展C.宗法观念逐渐瓦解 D.新兴土阶层崛起2.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驻军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彩绘军事地图。图中除标注 山脉、水系等普通地图要素外,还绘有九支驻军的防区、指挥城堡、烽燧点、军事道路及防区边 界,并用红圈标注了 49个与军事相关的居民点,注明了地名、户数及人口迁移情况。据此可 知,汉代A.基层治理的军事化色彩浓厚 B.军事地图绘制技术基本成熟C.中央重视强化对地方的管控 D,边疆地区防御体系趋于完善3.韩愈构建了一套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

3、孔、孟的儒家“道统”传授谱系。他认为孟子之 后,“道统”传承中断,致使佛、道思想盛行。因此,他强调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恢复“道统”。韩愈此举旨在A.迎合社会变革的需求 B.恢复先秦儒学的主张C.批判三教并行的政策 D.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4.元史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同时,元代还大 力发展漕运与海运,开辟了从刘家港(属今江苏太仓)至直沽(属今天津)的长途海运航线。这 主要得益于A.行省制度得到推行 B.长途贸易的兴盛C.全国大一统的实现 D.丝绸之路的发展【高二历史 第1页(共6页)】.5.明成祖即位后,“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然其时

4、,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据此推知,明成祖时期A.中枢机构出现巨变 B.相权被进一步削弱C.大学士决策权提升 D.内阁接管六部职权6.清咸丰六年(1856年),山西吕梁柳林镇重修华君庙姓名碑记记载了 79个铺户字号,涉及 麦社、花布行、粮社、当行、斗行、白酒行、驼行等行业。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龙王庙碑 记记有商号191个,含汾州、平遥、祁县、交城、太谷等地外来商号。材料可用于印证当时A.晋商主导北方商业网络 B.区域间商业贸易的发展C.手工业技术的地域传播 D.民间祭祀活动的商业化7.1907年9月20日,清廷诏令称:上下议院一时无法设立,应先设资政院,

5、以之为立议院基础。1909年10月,资政院除去王公贵族之外的150名议员中,有贡生及以上科举功名者22人、曾担任知县及以上官职者90人。这反映出当时A.中央权力呈现下移趋势 B.维新变法运动得到延续C.预备立宪具有保守倾向 D.民主革命缺乏社会基础8.1939年2月13日,历史学家顾颉刚认为:我们只有一个中华民族,我们所以要抗战,为的是 要救国,而团结国内各族,贯彻“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意识,实为建国的先决条件。顾颉刚的 观点A,强调了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主流 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传播C.揭示了抗战对于民族观念的影响 D.服务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9.1956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关于目

6、前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事项的 决定等几个文件。同时,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 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表明当时我国A.对私有制经济持开放的态度 B.社会主义改造遭遇严重困难C.注重保持经济秩序的稳定性 D.构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路径10.表1所示为中国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内容。表1序号内容119612019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首批180处增至5 058处22014年中国主导中哈吉“丝绸之路”跨国申遗成功(首个跨国联合申遗项目)32021年中国承办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4截至2023年,中国共有世界遗产57项(居世界第二),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 名录(总数世界第一)【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然而新法一经全面推行,不但无惠民之效,反而变成了害民之法。从政治上看,变法还导致 了一个更为严重、贻害无穷的恶果一一党争。法令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 派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史称“新旧党争”。在反对派的巨大压力下,王安石在熙宁年间 的变法夭折。摘编自金声王安石变法(1)根据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85031.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